查看原文
其他

2018年让人困惑,赵律师用这十本书构建「不受惑」的知识体系

赵丹喵 麦读 2022-03-23


从前禅宗和尚曾说,菩提达摩东来,只要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我只希望尽我的微薄的能力,教我的少年朋友们学一点防身的本领,努力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胡适


作者=赵丹喵 耶鲁JD,美国纽约州律师

来源=微信公众号 | 赵丹赵丹喵

原标题=丹喵书单 | 2018年,我读了哪些书?


自从开始写公众号以来,“开书单”是我后台收到的最频繁的请求了。在读法学院时,我读过的大部分东西都跟学校的课程有关。做学生时,按照每个学期自己的兴趣和计划选完课之后,阅读的节奏非常被动,以完成作业和任务为主。只有到了工作以后,阅读真正的从任务变成了兴趣,而读书也变成了工作之余非常快乐的一段时光。


如果你有机会在纽约的地铁上偶遇我,只要我是自己一个人,那一定90%的时间都在看书。有时看的入迷了,从下地铁到回家这短短三分钟的路,我走的很慢很慢,边走边看。到了家楼下,一边等着前台给我拿快递一边看书。有时快递太多,我把箱子抱进电梯的时候还是非常执着的把书放在一大摞箱子上面,一副不问世事的样子,被邻居笑话过好多次。


为什么我总是在路上看书呢?对我来说,阅读是兴趣,如同钢管舞和滑雪一样,但并不是生活里唯一重要的事,所以是要见缝插针填补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空隙里的。地铁是我生活中两种状态切换的转折点,也因此在地铁上阅读是一种最大化生活效率的时间管理策略。


但是,利用碎片时间慢慢看完一本书,和因为没有完整的时间来读书而只阅读碎片化信息,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碎片化信息” 我的定义为杂志文章、新闻报道、微博长文、知乎回答或者公众号文章。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许多种角色和爱好,因此无法像学生时期一样利用完整的时间来读书,可以说是所有人都要面临的难题。科技和网络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简单的选项:在手机上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得“碎片化信息”,不但非常方便,而且这种信息也时常有深度、有干货、有完整的逻辑和新鲜的视角。


我平时也会阅读大量的碎片化信息,但同时我也会不断的提醒自己:还是要完整的读一本书的。那是因为对于一种立场、一个理论或一种观察,只有一本书的体量才能提供最完整的论证,讲清楚前因后果、深层逻辑和可能的对立观点。只有不断积累这种全面的信息才能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相反,碎片化信息往往不够立体,而且时常出现互相冲突的观点。知识体系还未建立的读者要么越看越迷茫,要么让一种类型的情绪和观点占据了全部的思考,未能继续深入发掘对一个事情认知的多面性。


那么,要以什么样的标准来选书看呢?我自己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不断丰富知识体系,帮助我从更多角度来理解这个世界,因此每年读书的大方向往往取决于这个世界发生的哪些事让我觉得不太理解。比如说今年由于中美贸易战,我书单里面的很多本集中在经济、金融和政策领域。


但是同一个领域里面的书,往往也有不同角度和不同观点的。每年读书的时间本来就有限,选书更要谨慎以免浪费时间。我的一个很直观的标准是,通过公开的简介、书评和作者的资料,来判断这本书的作者是先有了立场才有了剩下的论证,还是经过了充分的论证和检索之后才得出的一个结论(或者没有结论)。


比如说同样是讲中美关系的书,美国著名对华鹰派Michael Phillsbury写的《百年马拉松》(Hundred-Year Marathon),其阅读价值就小于哈佛政治学教授Graham Allison通过研究历史上大国相争的过程与结果而写出的《注定一战》(Destined for War)。前者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来讲他所理解的中国文化对于中国崛起的作用,而后者则通过研究客观存在的历史来试图推理出一个大国关系的理论模型。如果一定要二选一的话,一个稍微客观一些的视角,往往能对构建自己对事物的认知框架能有更大的启发。


2018年就快结束了,回过头去看今年自己的阅读成果,自己觉得很满意,花在读书上面的每一分钟都没有浪费,都很有效的帮助我进行更深入和立体的思考,有些书还直接帮我写出了深度观察的文章。所以,想在年末分享一些有趣的阅读成果给你们。


P.S.所有书都购买于美国亚马逊,我看的都是英文版。中文书名是我自己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自己翻译的,并不是正式译本的书名。


1

《This is Your Brain on Music》

(迷恋音乐的大脑)

By Daniel Levitin

这本书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解释人类为什么对音乐感兴趣,是我在年初的滑雪旅行路途中读完的。这本书出版于2007年,作者是脑神经科学家,同时也是纽约时报的畅销书作家,写过很多脑神经科学和其他领域(主要是音乐)的交叉科普读物。我是准备找一些在滑雪旅行中能读的轻松有趣又有独特视角的书时,在亚马逊上偶然看到的。


音乐是一种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艺术。许多对音乐如痴如狂的人,不仅能从情绪上有强烈的震撼和触动,更能运用大脑的认知功能去分析、解读和学习音乐,拥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和严密理论框架。这本书先是讲了人类的大脑是如何分辨音乐的,音乐和自然界其他的声音有什么区别,进而分析了音乐对人类情绪的作用——尤其是对主管情绪的杏仁核(amygdala)的影响。作者还从宏观上解释了音乐对人类进化和组成社会可能起到的作用,将理论上升到更抽象和宏大的层面。


这本书穿插着与音乐有关的故事和与脑科学有关的硬核分析,说理与叙述结合得恰到好处,在旅途中一边听歌一边读实在是种享受。很神奇的是,书里关于杏仁核的硬核论述,启发了我思考“理性”与“感性”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在人与人之间交流中的具体应用,滑雪回来后便写了这篇《如何变成一个能说会写的人?输出与表达的方法论(上)》。这篇文章的下篇也是我在后台被催更的最多的一次……承诺你们会补坑的!


2

《Undoing the Demos》

(平民的消退)

By Wendy Brown

这是一本书名极难翻译的书。书名中的"demo"便是民主(democracy)一次的词根,源于希腊文中“民”的概念。这本书讲的是新自由主义经济让“民”的概念在现代政治中逐渐消退,是一本比较专业的政治学术类读物,对没有相关背景的普通读者来说比较晦涩难懂。作者总结了大量经济学和政治学语境里的"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概念,深度分析了福柯的一些观点和理论,提出了在现代社会“政治人”(politicus)和“经济人”(oeconomicus)从曾经相辅相成的概念开始渐行渐远,最后结合最近几十年的政治、法律和经济事件来论述这种深层规律。


这本书的理论干货密度很大,读起来十分烧脑,但又很能享受到那种从高度抽象的层面来理解社会变化的快乐。


从通俗的角度来理解,这本书是在分析这样一个问题:民主和(经济上的)自由之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理论关系?上世纪九十年代,冷战结束后,美国在里根的主导下进入新自由主义经济时代——意识形态斗争胜利后,美国彻底抛弃了“政府应主导经济”的理念,开放市场、放松监管,世界似乎回到了亚当斯密最开始提出自由主义经济的时代。但是,与两百多年的自由主义所不同的是,“新自由主义”并没有在政治上给每一个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赋能,反而使这套经济秩序本身成为了唯一的衡量标准。而这套秩序发展到现在,又不断地在从制度和文化的角度来侵蚀“民主”的概念,制造出对立与冲突


具体是怎么侵蚀的呢?作者在书中举的一个例子是2010年跟竞选捐款有关的Citizens United v. FEC案,我在《美国宪法通识课》中讲过。简单而言,这个案子判决公司也可以参与到民主过程中,给政治选举的候选人捐款,因为公司本质上是一群人组成的,也享受宪法第一修正案下的言论自由。公司也许在经济运行中跟自然人是同等的单元(例如说“法人”的概念),但公司在政治运行中应该比自然人有更大的话语权吗?


这本书对我知识体系最大的贡献在于,启发我不断去思考一个社会运行的经济逻辑和政治逻辑到底有何不同,彼此有哪些奇妙的共鸣与冲突,对于后来理解中美贸易战非常有帮助。


3

《Knowledge and the Wealth of Nations》

(知识与国富论)

By David Warsh

这本书是本来读完Undoing the Demos之后一个自然的延伸阅读。Undoing the Demos对于里根时代后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和工业革命初期的"经典自由主义经济"进行了大量的对比分析,也引用了许多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原文。于是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自然而然就在想,那当代社会是如何理解亚当斯密的呢?去亚马逊搜索"Wealth of Nations"就发现了这本书。


然而,这本书其实并不是在告诉你《国富论》到底在讲什么,而是《国富论》没讲什么亚当斯密最开始提出,财富的增长有两种来源:劳动分工和市场经济。劳动分工的意思是,当一个工厂采用流水线作业,让一部分工人集中生产一个狭窄的部件时,效率会得到最大——推广到整个社会就是增加细分领域会提高整个经济体系的生产力。市场经济就是我们很熟悉的看不见的手的概念了,亚当斯密是那个时代第一个认识到允许自由交换、充分竞争的市场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的人,也因此成为了现代经济学的开山之父。


但是,《国富论》没有回答的问题是,劳动分工和市场经济是有本质矛盾的。劳动分工会带来规模扩大和利润增加,让企业/工厂可以继续投入到生产来扩大规模,从而逐渐形成垄断——想想第一个开发了智能手机这个细分产业的苹果公司现在占多少市场份额?也就是说,劳动分工虽然会创造财富、带来经济增长,但是也许会创造垄断,减弱市场经济的作用。


接下来,知识与国富论这本书就开始浩浩荡荡的讲述了两百余年的经济学研究史。在亚当斯密提出这两个理论后,经济学家们都在研究什么?他们又是怎么解决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石中这一不可调和的矛盾的?结论就是,亚当斯密之后的经济学家们都没能解决这个矛盾——直到Paul Romer在1990年石破天惊的一篇论文的出现。


这篇论文叫《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内生技术变革),第一次完整地将“科技”纳入到经济增长模型中。我对这篇论文的理解是,仅仅依靠市场经济来实现经济增长是不够的,必须还要依靠投资和科研来开发新的细分产业,创造新的劳动分工,亚当斯密提出的两种来源应该同时存在。在创造新的劳动分工的过程中会出现垄断是一种必然现象,这是由“科技”或者“知识”的特殊性质决定的——因为科技和知识不具有排它性,一旦被创造出来就进入了公共领域,让最初开发科技的人没办法实现盈利。所以说,为了持续创造劳动分工,研发科技并且通过知识产权来保护这种研发成果,在一段时期实现垄断,是这种模式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


这本书对Paul Romer的评价极高,基本上就认为他是亚当斯密之后最伟大的经济学家,直接开创了现代经济学的下一个时代。我看完了之后也是完全被这个作者给说服了,觉得Paul Romer这套理论的确是前无古人继往开来的存在。


这本书我是在今年三月份看完的,10月份看到新闻说Paul Romer拿了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所有的媒体都在谈内生增长理论。当时我就觉得,冥冥之中真的是选对了书呀。


4

《Unlikely Partners》

(想不到的伙伴)

By Julian Gewirz

读完了《知识与国富论》之后,我对一切与经济增长有关的话题都变得很感兴趣,于是当看到朋友圈有人在推荐这本跟改革开放有关的历史类读物就毫不犹豫的买了。


为什么是历史类读物呢?因为这本书并非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提出理论思考,或下一个结论,而是讲述一段历史:从1980到2000年左右,中国的官员和学者通过与西方经济学家的交流,吸收学习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来作用于改革开放的故事。“想不到的伙伴”指的就是中国的官员和经济学家与这些“外国专家”之间的爱恨情仇。


这本书收集了大量的史料和有趣的故事,并以美国学者的视角梳理到一起,读下来觉得新鲜而客观,对于那个时代高层思想的转变和挣扎,中国社会的种种现实局限都有了更立体的认识。当时读完这本书只觉得非常直观的看到了一个国家经济逻辑的转型过程,没想到跟之后我读的一本关于全球化与民主的书产生了奇妙的共鸣,在后来思考贸易战的理论模型、中美经济模式的冲突时对我帮助很大。


不过因为这本书讲述的历史太过真实,一个重要人物都没有漏掉,应该是毫无任何可能翻译成中文在国内出版了。具体内容也不多谈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聪明的找到渠道自己去看。


5

《The Beauty Myth》

(美丽的迷思)

By Naomi Wolf


今年妇女节前后,我花了一些心思写了一篇推送《什么是真正的女子力?》,讲了五个跟女性有关的小故事,其中第三篇是关于女性对自己和社会对女性外貌和身材的要求,也提到了这本书。今年重新把这本书读了一遍,依然收获不小。


与其叫做美丽的迷思,其实这本书可能叫做美丽的陷阱更合适。因为社会对于男女外型的要求不统一,女性要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在雕塑自己的身体和容颜上。打扮自己的确会带来愉悦,可许多时候这种主观的“愉悦”与我们成长的文化、来自社会的反馈密不可分。会的主流价值观渐渐塑造了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标准,让我们无法逃离这种审视自己的魔咒。相对于男性来说对外型更高的评价标准,也给女性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和焦虑感,以及对于工作、生活和婚恋的现实影响。


在这本书里,Naomi Wolf的观察犀利而深刻,从流行文化、职场氛围、宗教信仰、婚恋文化和性别暴力等多个方面来剖析“美丽”在现代社会是如何作为一种压迫女性的文化而存在的。读下来唯一觉得有点遗憾的是,这种深层理论需要大量的表层现象、数据、故事支撑才更加深入人心,因此作者写作时的年代和社会背景至关重要。The Beauty Myth这本书所有的示例和论据都来自于美国90年代的社会,与我作为读者自己熟悉的社会和文化相差甚远。


虽然从书中对美国社会的描写,依然能找到一些与中国社会的共性(比如90年的美国社会对于减肥药的迷恋和化妆品公司强调容颜永驻的商业广告),对于普通中国读者来说还是不够接地气,即使翻译成中文也很难想象会传播很广。因此,读完书后我就在想——真的应该有人来写一本扎根于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美丽的迷思”啊!比如说从中国的影视剧、社交恋爱文化、与父母的关系、网络现象中拿出大量的例子和故事,写一本可以让普通中国女性感同身受的书


也说不定,有一天写这本书的人就是我呢。

6

《Out of Control》

(失控)

By Kevin Kelly

《失控》这本书可以说是非常经典了,最早出版于1994年,2010年被翻译为中文出版。我上大学的时候接触过中文版,反正当时是没有看懂,今年偶然一次跟男朋友聊到这本书,就又买了英文版回来又尝试着看了一下。


英文版有将近五百页,依然很难读。作者Kevin Kelly是杂志编辑出身,行文风格是有大量的事实描述,给你贡献出最完美的细节,但结论和关键词却总是隐藏在让你眼花缭乱的句子和专业术语中。每一章的开头通常是花了十几页讲一个故事,让你一边感叹作者为什么废话这么多,一边又觉得他讲故事和塑造氛围的能力确实不错,只能耐着性子读下去。总之,这本书的风格与我今年读过其他的单刀直入的政治、历史和文化类读物差了十万八千里,实在是一种新鲜的体验。


但是当书读到一半的时候,我渐渐觉得——对于这本书的雄心壮志来说,作者使用这种写作风格是非常合理的。《失控》其实是想描述一个文科领域的“theory of everything”(万物理论),就像霍金等物理学家毕生所追求的一样。不过这种万物理论并不是数学公式,而是地球上所有事物运行的抽象原则和体系


如果这个抽象体系有这么容易描述的话,相信Kevin Kelly也不愿意写这么厚的一本书。可问题就在于,他只是隐隐的在极抽象的层面上感知出来一种规律。这种规律所涵盖的领域太过庞大,他并没有办法清晰的定义和拆解,只能拼命的描述他观察到的这些领域出现的现象,以及它们为何体现出来这种规律


光是看看他讲的各种领域的故事就知道了:这本书详细描述了蜜蜂的集体管理、人工生态圈的制造、微型机器人的现实应用、区块链和电子货币、工业用品的智能化、岩石的生命变化和草原的生态恢复……


那他观察出了什么规律呢?就是这本书的名字“失控”。Kevin Kelly认为,地球和宇宙的一切,不管是有机体还是无机体,不管是个体还是集体,不管是否有意识和智慧,只要是复杂的系统,都是通过一种离散+网状的形式存在的,本质上不存在自上而下的中央控制和计划。他仔细描述了一大堆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中的“失控”体系,定义了这种体系的一些特色和基本的运行原理,所以这本书从逻辑和论证结构上来说是很简单的N个现象+规律的累积,并不复杂。


那这种“失控”的体系从何而来?为什么会在如此大面积的领域频繁见到?“失控”是形成复杂体系的唯一可能吗?现实中有哪些可以实际操作的基本原理与普适逻辑来搭建这种体系吗?《失控》这本书并没有体现这些深层的论证架构,也许这已经不是任何人类可以回答的问题了。


但《失控》做到的是,如果你认真把书里面所有繁复细致的例子都读完了,你会真的直观认识到“失控”体系是什么样子,倾向于相信Kevin Kelly的确抓住了一种模糊而微妙的“万物理论”。虽然这种理论太过抽象,暂时没有明确的实践和指导意义,但说不定在你脑子里沉积着、酝酿着,哪一天就浮上水面,帮你在一个暴风雨来临的夜晚看到了狂风背后的规律呢。

7

《A Higher Loyalty》

(更高忠诚)

By James Comey

这本书是今年被川普开除掉的前联邦调查局局长James Comey的自传,读完之后我对于这位人生命运跌宕起伏的政客对权力的思考感慨万千,还特地为这本书写了篇推送《生而为人,我们应该忠于什么?》。(延伸阅读:法学博士、FBI 前局长:忠于总统还是忠于内心的道德律


关于这本书本身,今年那篇推送已经将科米要讲的故事写的很详细了,这里再来补充一下科米大战特朗普的一些深层细节——关于特别检察官的任命。


Comey(科米)去年对美国政坛最大的贡献,应该就是间接推动了特别检察官对川普的通俄门调查了吧。关心美国局势的读者们肯定不会忘了2017年年中那几场大戏——先是5月9日,川普毫无征兆的开除了科米,但许多人怀疑与之前FBI负责的通俄门调查有关,这次开除也迎来了许多民主党议员和州司法部长的抗议。5月16日,纽约时报在新闻里披露科米将与川普的几次单独会面都详细记在了备忘录里,包括川普明确要求FBI放弃对通俄门的调查。5月17日,司法部副部长Rod Rosenstein顶不住压力,宣布任命Robert Mueller为特别检察官(Special Counsel),对川普团队在大选期间可能与俄罗斯之间的联系进行调查。


为什么任命特别检察官是一件大事?特别检察官是一项非常特殊的职位,在整个美国历史上也没出现过几次。在美国,检察部门和警察部门分别等于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都属于行政分支,受总统管辖。根据美国宪法,总统本人在位期间可以免受刑事起诉,但其他在白宫工作的、总统身边的官员和谋士可没这种宪法礼遇,如果存在刑事犯罪的可能性不受任何豁免。可是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也为总统工作,让他们来调查总统身边的人是否进行了刑事犯罪,甚至最终起诉,难道不是有利益冲突?总统难道不会对他们施压?


美国的政治传统里处理这种可能的利益冲突一般就是靠这两个部门成文或不成文的“职业守则”,比如说科米在书中提到的,根据传统,总统和联邦调查局的局长不应该单独会面。另外一层制度上的保护就是这个“特别检察官”的位子。


根据联邦法规,特别检察官由司法部长任命调查某一具体事件,但是任命之后,不需要向司法部长汇报,只需要“在必要时咨询”甚至只是“通知”。特别检察官查案时,可以传唤证人,甚至总统本人,并且在收集到证据后按照刑事法律起诉——总统本人对这场调查没有任何直接干涉权。最后,司法部长必须要在拥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才能将这个特别检查官开除,比如说渎职、贪腐、利益冲突等。


所以,对于特别检察官,总统唯一的影响力就是不能让他下属的司法部长任命特别检察官,一旦任命之后就无力回天,一切只能按照程序走。自从川普上任后,民主党人一直强烈要求司法部任命特别检察官来调查大选期间可能的通俄事件。司法部的部长Jeff Sessions很早就因为曾在大选期间做过川普的Advisor而申请回避,因此所有的压力就集中到了副部长Rod Rosenstein的身上。科米被开除后和他与总统的备忘录被公开后,在整个美国社会引起轩然大波,两党和社会公众都觉得不能让通俄调查就这样不明不白的过去,任命特别检察官因此成了众望所归。


就像Rosenstein在任命特别检察官时自己说的那样——“是让美国人民对调查结果有信心的唯一办法。法治(rule of law)是我们国家的基石,社会公众必须要能确信政府官员在公平地执行法律。”


时至今日,Mueller将近一年半的调查已经起诉了30多个人和三家俄罗斯的公司,包括川普曾经的律师Michael Cohen、竞选负责人Paul Manafort、和国家安全顾问Michael Flynn。

8

《The Globalization Paradox》

(全球化的困境)

By Dani Rodrik

今年被删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写贸易战的《铁幕背后:美国为何要开启新“冷战”?》,另一篇是写华为事件的《华为案快评:川普在干预司法独立吗?》。贸易战的文章后来我找到了备份,还想读一下的朋友可以通过以下链接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UtkF2qhOyPL0pHGhgEgCOA 提取码: vmya  


在那篇文章中我提到,Dani Rodrik这本书中的“黄金不可能三角”理论让我觉得解释力很强。这个理论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了冷战结束后的三十多年,世界经济的和平发展与繁荣背后隐藏了怎样的深层问题,这种问题又为何代表了一种社会根本发展模式可能存在的缺陷。


如何运用这种理论来解释目前中美之间的冲突,在这里就不多谈了,感兴趣的大家可以自己去下载文章来看。


不过,在我读完这本书之后,觉得我的知识拼图好像还缺了一块。Dani Rodrik提到,全球化会让一个国家内部产生贫富分化,因此利益受损的政治群体会试图通过民主程序夺回贸易政策的控制权,进行贸易收缩战略,减少国家的开放程度。美国特朗普上台和英国脱欧都是最典型的体现。但Rodrik没有解释的是,为何对这种贫富分化的解决方式是回归民族主义,而不是追求一种更为公平的全球化?


换个更具体的例子。在美国2016年大选中,川普当选最大的基本盘是在全球化浪潮中丢了制造业工作的美国中西部州的底层白人。对于这群人来说,2016年的总统选举里有两个候选人在朝他们喊话:一个是川普,一个是民主党的Bernie Sanders。Sanders作为民主党中的极左派,提出要追求更加公平的全球化,比如说政府向在全球化中获利的大公司施压,设计出一种制度来实现“财富转移”,用大公司赚到的钱来提高这些被全球化淘汰的底层白人的生活水平。针对全球化带来的国内矛盾,这很明显是一种相对理性的解决办法。


然而,底层白人们却把票投给了川普——一个张口闭口都是让美国重新伟大,反移民、闭边境、打贸易战、跟要实现全球化的企业对着干,彻底逆浪潮而行的“大统领”。其实川普主张的贸易策略,并不会给这些底层白人带来面包,失去的工作就是失去了,企业不可能真的把工厂搬回来,每年增加大量运营成本只是为了恢复美国制造业的荣光。而反移民这些手段固然解气,对于填饱肚子也没什么帮助。另一方面,川普做了总统之后实际上肚子吃的更饱了的反而是曾经在全球化中获益更多的大企业,因为符合共和党传统精神价值的一系列税改。


换句话说,支持Sanders可能会给这些底层白人带来面包,但是川普反移民反全球化的态度却让他们觉得更解气。这种不理性的选择就是经济学无法解释的领域,也是我看完这本书最大的疑惑所在。


很神奇的是,这种疑惑在下一本书里找到了答案。


9

《Identity》

(身份)

By Francis Fukuyama

福山是一个很神奇的政治学者,他对世界局势和大趋势有一种惊人的直觉,总是能通过直命靶心的方式找到问题的存在,并预言出未来的走向。他的理论也是被人误解最多的,比如说冷战结束后他提出的“历史终结论”,频繁被一些读者理解为强势的意识形态站队。


在《Identity》这本2018年的新书里,福山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帮我回答了一个经济学家没有解释的问题:为什么衰退的中产阶级走向了民族主义的怀抱,在Sanders和川普之间选择了川普?


很相似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在美国制造业受到冲击,大批工人失业后,他们没有积极努力的搬家、换技能、找一份别的工作生存,而是醉生梦死、怨天尤人,彻底放弃了一切改变命运的希望?2017年一本大火的书《Hillbilly Elegy》讲的就是他们的故事。


福山提出,这是因为所有西方国家的公民已经彻底内化了“尊严”(dignity)的概念,让尊严的存在变成了他们人生最重要的信条。人类对尊严的渴求有可能是写在基因里,伴随着漫长的进化史而存在的。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把这种渴求称为“thymos”,意味着“被社会认可”的需求,是人类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中的一个


在这本书里,福山从中世纪一直讲到了现代西方国家的政治趋势。人类不同时期的社会,"thymos"的概念也一直在变。在中世纪,thymos主要是通过遵循宗教信条和守则而得到满足——只要你按照教会的规则行事,你就是被社会所认可的存在。工业革命之后,科学的发展让信仰崩塌,加速了城市化,打破了原有的封建体系,大量的普通欧洲人从乡村来到了城市,过着越来越多元化的生活,"thymos"受到了进一步冲击——在信仰崩塌的时代,普通人被社会认可的标准是什么?


不管在什么时代,人类整体上都孜孜不倦的渴求一套话语体系,为他们提供一种道德上“对”的标准,来作为凡世中的指路明灯。


于是,工业革命后的两百余年历史,就是在中世纪宗教信仰崩塌后,作为替代话语体系的两种"thymos"的斗争。第一种是以法西斯为代表的民族主义,通过强调集体的存在感和民族至上的荣誉感,来给属于这个民族的人一种归属感,满足了这些人需要被社会认可的"thymos"。另外一种就是最后胜利了的西方民主自由平等的这一套价值观,比较典型的国家就是美国。


美国社会是如何满足"thymos"的呢?就是“尊严”的存在。独立宣言第一句话就是,人人生而平等,有不可剥夺的权利,包括自由、生命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建国之初,整个美国宪法的架构都是围绕着保障这种平等而存在的:一方面严格限制政府的权力,另一方面通过言论自由等机制来建立民主的文化基石,保障人们平等的政治参与权利。


随着国力壮大,欧洲移民的涌入,美国社会的话语体系又融入了经济保障这一层。为了激励新移民努力工作来建设经济,“美国梦”这套价值观让拥有一份稳定可持续的工作,成为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环成为了获得尊严的重要前提。在全球化浪潮来临之前,这种“工作-尊”的价值观链条成为了每一个普通制造业工人安身立命的"thymos"。他们要怎么活着呢?就是努力工作,建设这个国家,同时这个国家也善待你、尊重你、给你平等的权利、肯定你的价值、严格约束政府的行为


全球化这几十年,这些制造业的美国蓝领先是莫名其妙就丢了工作,接着见证了民主党由于意识形态变化开始大搞身份政治,团结少数族裔和女性。这些底层白人不但因为产业转移而“被”失业,还因为不够“diverse”而进一步被社会边缘化。


这些阴错阳差和机缘巧合,就变成了“尊严”的丧失——曾经让这群美国人赖以为生的“thymos”话语体系失效了。努力工作,但是工作还是被转移到海外。热爱国家,但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变成了不断强调白人“优势”、补偿少数族裔的“政治正确”。这时候,桑德斯主张的世界观对于这群人来说,仅仅是把新体系下的胜利果实分给这些人,并不能够弥补他们在新旧两套体系的转换中失去的尊严。


因此,他们转身投向了“thymos”的另外一种话语体系:民族主义。福山指出,民族主义作为社会民众满足“thymos”的一套体系,在冷战结束后也从未消失。那些在民主自由的话语体系中无法找到认可的人,会通过身份认同的方式来找到自己真正属于的群体,构建一种带有荣誉感和自豪感集体身份——比如说极端恐怖主义。


那“thymos”到底是否存在,又是否是底层白人在2016年把川普选做总统的真正原因呢?政治和经济这种学科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他们对人类社会的描述往往是在事后提出一种合逻辑的解说,却永远不可能像科学研究那样得出颠扑不破的规律和真理。这是因为人类社会作为个体生物组成的复杂族群,其运行规律不可能是一套自上而下,可以被推导和证明的科学体系——而必然是具有去中心化的“失控”特征,流动性极强,学者们只能隐隐观测到一些理论和趋势,永远无法盖棺定论。


所以说,全球化以来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福山的一系列理论也只是认知这些事件的一种理论方式。他的理论自成体系,前后一致,且不断在根据人类历史的发展进行自我修正。读他的书能看到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对于构建自己解释世界的方式也非常有帮助,实在是一种享受。


10

《How to Change Your Mind》

(如何改变你的意识)

By Michael Pollan

最后一本书,想写这本今年对我影响最大的《如何改变你的意识》。这本书是纽约时报今年推荐的年度好书之一,但一开始看题目我还以为是在讲什么“说服他人改变想法之高明谈话术”。其实这是一本正儿八经的科学领域的严肃读物,讲的是致幻剂的前世今生。作者Michael Pollan也是在自然和文化领域非常著名的作者,之前写过关于食物和食品工业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一系列非常有意思的作品。


致幻剂是一种服用之后会让人产生强烈幻觉的化学物质,自然界中常存在于一些蘑菇里,在实验室也能合成。针对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显示,致幻剂所带来的幻觉与毒品、酒精等对人体的麻痹作用是完全不同的原理——致幻剂不会让人上瘾,但是会直接起到压制佛洛依德所说的“本我”(ego),释放潜意识的作用。因此,有一种理解是,服用致幻剂大脑所产生的幻觉,实际上不是幻觉,而是大脑对世界最真实的反馈。


Michael Pollan是个绝佳的写手,在这本书里,他抽丝剥茧的讲了人类发现和服用致幻剂的历史,致幻剂与个体人类发生的故事和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最后回归到脑神经科学领域,通过描述服用了致幻剂之后“潜意识”的解放来探讨一系列哲学问题——“意识”到底是什么,如何产生,目的为何?“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人类的大脑中到底存在些什么?


这本书让我对人类“意识”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读完觉得实在有些震撼,跟身边许多朋友详细讨论过,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具体的解读和反馈有可能年后会汇总成一篇详细的书评进一步跟大家分享。



延伸阅读:十位法学家推荐的十本经典法律好书十位法学家推荐的十本经典法律好书(续篇)《纽约时报》2018年度十大好书《出版人周刊》 2018 年度十大好书



关注「麦读」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经典文章:

精要目录 集成目录 微课 公共课 栏目精选

回复 实务书单 给你 30 份良心书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